智能所离子束种质创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作者: 来源:智能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离子束作物种质创制研究团队在水稻突变体种质创制方面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该成果是智能所承担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水稻耐盐种质资源创制与基因发掘”重要任务之一。
成果鉴定会在科学岛召开,鉴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王慧研究员主持会议,课题主持人智能所刘斌美研究员及其他项目组成员参加。
在鉴定会现场,专家组现场查看水稻突变体的田间长势,调研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通过离子束等物理诱变技术创制的突变体表型涉及株高、分蘖数、穗型、粒型、生育期、叶色等,性状稳定,类型多样;在四个不同遗传背景下,共创制出突变体材料2096份,完成任务规定的突变体创制指标,为水稻耐盐种质鉴定及耐盐基因发掘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基础研究)项目是推动长三角服务国家战略、强化科技使命担当,打造全国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水稻耐盐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及育种应用”作为首批启动的农业基础研究项目,项目期5年,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浙江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及安徽农业大学6家单位承担,其中智能所承担“水稻耐盐种质资源创制与基因发掘”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所物理诱变平台及加速育种技术,攻克基础研究中的重要难题。

试验田

专家组查看水稻突变体田间长势
